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普园地
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癌症
——
2025-01-08
 

癌症的发病情况

癌症是人类健康和生存的主要威胁之一,严重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最新估计,2022年全球新增2000万癌症病例,同时有970万人死于癌症。估计显示,大约五分之一的男性或女性在一生中会患癌症,而大约九分之一的男性和十二分之一的女性死于癌症。2022年,肺癌新增了近250万病例,成为常见的癌症,占全球癌症的八分之一其次是女性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和胃癌。并且肺癌也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估计有180万人死于肺癌,其次是结直肠癌、肝癌、女性乳腺癌和胃癌。乳腺癌和肺癌分别是女性和男性中最常见的癌症。

基于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对全球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预估,我国国家癌症中心也发布了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疾病的情况,其中新发病例为482.47发病率占据前五位的癌症分别是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肝癌和胃癌,总占比达57.42%。其中,肺癌新发病例106.06万,是我国恶性肿瘤中的头号杀手,成为我国2022年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

 

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情况估计

从年龄分布来看,0-34岁组的发病率相对较低,35-39岁组开始急剧上升,在80-84岁组达到峰值。

 

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年龄分布

 

从性别差异来看,男性新发癌症人数253.39万,女性新发癌症人数229.08万。男性总体发病率在25-54岁组时低于女性,60岁后高于女性。

 

中国男女性前十位恶性肿瘤发病率

综合来说,中国癌症发病情况呈现出整体发病率上升、发病年轻化等特点,这与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不健康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癌症的发生原因

涉及到癌症的话题往往是沉重的,因为在大部分人的心目中,癌症一般都与痛苦死亡划上等号的。现如今科技如此发达,但面对一些恶性的癌症,以现有的医疗水平仍然是束手无策,这也是目前“谈癌色变”的主要原因。

想要打败癌症这个“强大敌人”,首先就要了解它,人为什么会得癌症?癌症从何而来?在弄清楚这些问题前,我们得明确几个概念。

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得癌,准确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诱发癌症的因素。癌症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细胞生长异常和失控。基因突变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体内发生,要知道,我们身体的细胞平均每秒要复制约380万个,所以在复制时发生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发生错误复制的细胞就称为突变的细胞。绝大多数突变都不在关键基因上,因此不需要过分担心。

然而,当人体健康“亮起红灯”时,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调控机制能够及时发现并清除发生突变的细胞。然而一旦这些调控机制出现故障或错误,突变细胞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那么这些突变细胞就会摆脱正常的增殖调控,犹如脱缰的野马一般开始失控增殖。与此同时,细胞内的癌基因被激活,进而改变细胞内的正常生理状态,进而促使细胞快速增殖。细胞增殖速度加快,意味着DNA复制的频率显著增加。DNA复制就如同精密工厂的生产流程,每一次复制都伴随一定概率的错误发生(虽然概率很低)。想象一下,当一个工厂为了提高产量而加快生产速度时,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可能性也会随之上升。同理,细胞内DNA复制频率的增加,使得每次复制产生错误的概率累加,这些错误可能会导致新的基因突变。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基因突变不断累积,突变的细胞不断增多,逐渐形成更大的突变组织。这些突变组织不再受正常生理机制的约束和控制,反而会持续生长并侵犯干扰周围的正常组织和器官,最终演变成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癌症。

导致癌症发生的原因,主要源于方面:一是外因(外在的环境因素),二是内因(个体自身的因素)

外在的环境因素分为三个方面,包括化学致癌因素、物理致癌因素、生物致癌因素。

 

癌症发生历程

化学致癌因素

期暴露于某些化学物质中会增加癌症风险,空气污染、PM 2.5、汽车尾气排放、被污染的食品和水等都是导致癌症发生的重要因素。除了大气污染,还室内空气污染的问题,包括厨房油烟污染、过度装修污染、二手烟污染等。

物理致癌因素

辐射包括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核爆炸或核泄漏带来的核污染辐射、医用检查比如CTX线检查等属于电离辐射,有致癌风险,要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照射。而像手机微炉、Wi-Fi、太阳紫外线等属于非电离辐射,还没有充分的研究证据表明生活中的这些非电离辐射会致癌,但过度紫外线照射(如长期日光浴)可能增加皮肤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的风险,这已有定论。

生物致癌因素

某些病毒和细菌可能与部分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比如,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会增加肝癌的发生概率;EB病毒(EBV)也与多种癌症的发病有关,比如鼻咽癌、多种淋巴瘤;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肛门癌、外阴阴道癌、阴茎癌和口咽癌等的发生相关。除了病毒,某些细菌也与癌症的发生相关,其中最为明确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幽门螺杆菌(Hp)与胃癌、胃淋巴瘤的关系。

 

个体自身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因素。

遗传因素

如乳腺癌-卵巢癌综合是一种较为典型的遗传性癌症综合征,主要与BRCA1BRCA2基因突变有关。携带这些突变基因的女性,其一生中患乳腺癌的累积风险可高达80%左右,患卵巢癌的风险也显著增加,约为40-60%。这种遗传方式通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即如果父母一方携带突变基因,子女有50%的几率遗传到该突变基因。

生活方式因素

个人不当的生活方式也是诱导癌症的关键因素,包括吸烟、酗酒、缺乏运动和久坐、不良饮食习惯、肥胖或超重、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低等,还有睡眠不规律、熬夜、过劳、滥性行为等。

 

癌症的诱导方式

总体来说,一个基本共识是:癌症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癌症的预防

世界卫生组织多次提示,近一半的癌症都可预防;而在这些可预防的癌症中,80%都与生活方式相关。

对于癌症发生的预防,我们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其次我们应避免致癌物质暴露,包括有害化学物质:在工作和生活环境中,尽量减少接触已知的化学致癌物如甲醛、苯等,注意避免过度暴露于紫外线和电离辐射,预防病毒感感染。

其次要及时做癌症筛查,包括乳腺癌筛查、宫颈癌筛查、结直肠癌筛查、肺癌筛查等,关注身体不适变化,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信息来源:

1. Bray F, Laversanne M, Sung H.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2: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24, 74:229-263.

2. Han B, Zheng R, Zeng H, et 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22.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 2024, 4:47-53.

  文档附件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健康与医学技术研究所辐射生物研究室
电话:+86-0551-65595100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湖路350号 邮编:23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