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暨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动员大会在合肥召开
文章来源:合肥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7-02-28

2月27日上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暨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动员大会在合肥召开。省委书记李锦斌出席会议并讲话,省长李国英主持会议并宣读刘延东副总理批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相里斌,科技部党组成员、秘书长徐建培共同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揭牌。

作为贯彻落实2016年8月签定的《中国科学院 安徽省人民政府全面创新合作协议》的一项重要成果,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于2017年1月10日正式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联合批复。根据建设方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依托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和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三大科学装置集群,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四大领域,开展多学科交叉和变革性技术研究。在信息领域,建设量子信息重大创新基地、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和联合微电子中心。在能源领域,建设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和分布式智慧能源创新平台。在健康领域,建设国际一流的离子医学中心与大基因中心。在环境领域,开展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装置的预研,以及大气、水等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

中心建设任务分为三个层级:核心层是中心建设的核心力量和基础支撑,主要任务包括超前谋划国家级重大基础科研设施和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先行支持开展大科学装置预研;改造提升现有大科学装置性能,不断提高装置开放共享水平等,依托大科学装置集群开展多学科前沿研究。中间层的任务是建设世界一流的创新型大学和研发机构,以及离子医学中心、联合微电子中心等一批产业创新中心。外围层主要对接安徽省“三重一创”,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其中,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重要建设单位,承担了核心层、中间层和外围层的主要建设任务。

刘延东副总理的批示要求安徽以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暨量子信息和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为契机,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强化保障,依托先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集聚高端创新人才和科研团队,打造跨学科、综合性、多功能的国家科学中心,努力将合肥打造成为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重要承载者和策源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李锦斌指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是一项开创性事业,在安徽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必须倍加珍惜、用好机遇、聚焦重点、精准发力。他强调,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安徽省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推进机制,协调解决建设运行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二强化要素保障,量身制定政策,开辟“绿色通道”,妥善解决人、地、资金等核心问题。三要压实工作责任,举全省之力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力见成效。四要营造浓厚建设氛围,大力弘扬创新文化,做好面向创新创业主体的政策阐释和宣传引导,增强对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强烈吸引力。

李国英指出,各级各有关方面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思想为引领,认真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创新发展的重大部署,着力下好创新“先手棋”,高水平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加快打造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安徽力量。

林念修指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历来被视为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安徽要坚持高站位,充分认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肩负的重大使命。要坚持高标准,对标全球领先水平,把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科技创新高地。要坚持高效能,构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组织管理新模式。

相里斌表示,中国科学院高度重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工作,将组织全院相关优势力量,加大投入、重点保障,建立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探索实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组织管理新体系。按照国家实验室的体制机制和运行模式,建设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为组建国家实验室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徐建培表示,科技部将支持安徽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积极参与全球科技竞争合作,推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早出重大原创性成果,着力把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打造成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集聚国内外优势研究力量,辐射带动中部乃至全国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平台。

省政协主席徐立全,省委副书记信长星,省委常委,省人大有关负责同志,省政府副省长,省检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要负责同志,省军区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合肥、芜湖、蚌埠市主要负责同志,其他省辖市分管负责同志;省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部属和省属大学、省属企业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揭牌

大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