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日本放射性废水对周边生物圈和人类危害机理及其防护战略研讨会暨放射化学学科发展研讨会召开

百位专家学者共商核事故危害及放射化学学科发展


文章来源:王浩翔   发布时间:2022-08-16

8月7日至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科技专项”项目资助的“日本放射性废水对周边生物圈和人类危害机理及其防护战略研讨会暨放射化学学科发展研讨会”在合肥召开。

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主办。来自国内5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100余名从事核化学与放射化学的专家学者,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学术研讨。

人类历史上至今发生过两次最为严重的七级核事故,分别是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日本福岛核事故。核事故所造成的放射性污染不仅对环境造成辐射(α、β、γ射线)影响,而且能够进入食物链,危害生物圈和人类的生存和健康。

与会专家主要围绕废水中氚的分子生物学效应及其毒性机理、氚内污染人员的医学处理、放射性核素对水环境中微生物基因转移的潜在风险评估,以及污染海水中铯锶的选择性去除技术、海洋放射性核素分离及提取技术、纳米等新型材料的辐射生物学效应等进行了探讨。

中国科学院院士柴之芳及其团队认为,如今学界对低剂量氚长期暴露的毒性研究还不够,对其分子生物学和化学毒性方面的研究严重不足,应该发展氚废水的高效处理办法。苏州大学王殳凹教授及其团队提出的核废水净化相关技术及核素固相分离装置,为核事故废水处理提供了解决方案。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健康所宋文成研究员及其团队汇报了放射性废水对周边生物圈和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就其防护提出了意见建议。

会议还深度探讨了放射化学学科发展建设情况,同行专家围绕新时代放射化学及相关学科发展的新动向、新问题和新启示进行了交流讨论,旨在提升我国放射化学的国际影响力、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做出更多贡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处长庄乾坤,中科院合肥研究院院长刘建国、健康所所长刘青松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生态环境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兰州大学、苏州大学、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国家纳米中心、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广核研究院等国内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参会。

会场

领导致辞

会议合影